知识产权信息化网(IPWOM)提供专利检索系统、专利下载软件、商标管理系统等产品及专利统计分析等服务
Rate this Content 0 投票

 

 

 

余彤鹰:企业架构是企业工程的一部分

作者:刘继承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 本文就是我们企业架构系列访谈的第六篇,我们有幸采访了资深管理与IT咨询顾问余彤鹰先生,请他来向您介绍企业架构的相关内容。下面就是本次访谈的内容。 

关键词: 企业架构EA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ZCCHMANTOGA

为推动企业架构(EA)理论在中国传播,CIO时代网特别开设了企业架构的频道(http://www.ciotimes.com/ea/ ),并计划访谈业内的专家、顾问,请他们来向您讲解到底什么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本文就是我们系列访谈的第六篇,我们有幸采访了资深管理与IT咨询顾问余彤鹰先生,请他来向您介绍企业架构的相关内容。下面就是本次访谈的内容。

CIO时代网:您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向别人说明到底什么是企业架构(EA)?

余彤鹰:首先我想说,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不同的实践与研究背景、不同的场合,存在不同的理解。相对而言,在IT企业应用或企业信息化这个背景下,EA概念最近发展较快,也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解读,在这里主要基于这个背景谈谈我的理解。

简单地说,企业架构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它包含一些理念、一些工具或方法、方法学。这个说法看似空泛,却确定了EA的基本属性,它不是一种"静态"的东西,不是一种规划,一种蓝图。接下来,我们再考察它能干什么、怎么干。

先说目标。EA可以有两种基本目标。第一种目标相对现实一些,就是填补IT与企业/业务之间的隔阂,努力达成与保持二者的协调一致。 流行的说法就是IT与业务的"对齐"(align)。第二种目标,暂时还可看作一种理想化目标,就是充分运用IT的能力,设计和实现信息化企业。实际可能的目标是多样的,但从理解角度,以上两种是很基本、重要的。我之所以举出这两种,也是依照目前EA的发展水平。第二种目标,即使在美国,也属于理想化的。

其次说它的理念。EA最重要的理念是系统和工程。系统的观点,也就是整体的观点。工程化,带来了与传统企业管理或企业策划不同的方法、工具。在与IT的"对齐"方面,EA还隐藏着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重要认识:IT并非普通的工具,它是能够改变业务形态、企业战略的工具,因此所谓的"对齐"就必须与企业/业务规划结合,从企业/业务的战略规划做起。

然后是工具和方法。从它的理念,我们已经可以找到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系统工程,它就是EA最重要的工具,或者各种方法的基础。EA 目前包含或者说已经总结出的最重要、有特色的方法之一是框架(framework)的运用,即企业架构框架或企业架构参考框架,例如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TOGAF等。前者是最典型和基本的EA框架,后者更为充实,并且包括了一套架构开发方法(ADM)。企业模型和企业建模,也是EA中要采用的重要的方法或工具。

最后,对于EA特别要指出一点:它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个已经存在、不断演化、基于自然人的企业(系统)之中进行。这是与传统的、经常用来对比的项目(例如建筑)不同的,在既有的系统工程方法中,也缺乏这方面的成熟总结。

CIO时代网:我们发现不同的专家对企业架构的解读有相当大的差别,您怎样看这一点?潜在的应用者又怎样应对呢?

余彤鹰:前面我提到,企业架构并非一个成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几乎被尊为经典的Zachman框架最初就是信息系统框架,92年才明确拓展到"企业范围",97年才真正完成到"企业架构框架"的概念转换。所以,不同背景、不同立场之下,有不同的解读是自然的,很多时候也是合理的。但说到此,我也想说,对于这种在国外发展了几十年的概念,我们应该充分地研究其原本的资料,从其原始资料上建立自己的理解,而不要在那些二手、三手乃至N手的资料上学习。尤其不要望文生义。现在,EA普遍翻译成企业架构,这里就至少包含了两个陷阱:第一是 其"企业"可能被理解为"商业性的";第二个更严重,"架构"和"框架"字面上有区别吗?可以说没什么区别--我已经明显地看到,"架构"这种偏于"静态结构"暗示的翻译法带来的误导。EA非常重要的一面,不是有个静态的框架,而是在框架支撑下的动态实施过程。最近看到一种说法,将EA比喻为蓝图,这个比喻与"架构"一词的字面理解具有同样的误导性。蓝图这个比喻适合于在EA的架构之中建立的那些"模型"(Zachman框架更是具体地将第四行的模型直接称为蓝图)。如果非要用这个比喻的话,EA绝不等于企业的蓝图(它将被包括在EA中),而是对应着动态建立、维护企业蓝图并不断实现的过程。

在企业工程论坛上最近的一些文章中,我提出,如果偏重实践与技术方面,可以引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营造法式"一词,即"企业营造法式";如偏重知识体系或学科的方面,"企业建构学"更清楚明了。这种提法未必会被接受,但至少从准确理解EA的角度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应用者而言,就是必须形成"自己的"(企业内部共识的)理解,包括目标。这是成功应用EA的前提条件。

CIO时代网:我们看到您对企业工程有长期的关注,您认为企业工程与企业架构有什么关系?

余彤鹰:我最近也在企业工程论坛上探讨过这个问题。首先,从一种现实的概念上看,企业工程(Enterprise Engineering)并不是一个流行的概念,而EA则有点流行的味道。所以在其它场合演讲时我就曾经说,现在的趋势是"大EA小EE"。这个大和小, 其实还有更具体的意义。比如在GERAM/ISO15704中就包括了企业工程的定义,大致上是把它放在"企业参考框架"这么一个概念之下,和诸如企业建模等概念并列了。

我提倡将"企业工程"作为一个和系统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一样的基本概念来使用,这样的话,现有的EA及其实践,就是企业工程的一部分。很难说这种观点是否会得到认同,但我感觉它很自然和贴近实质。例如,Zachman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框架上,但也时常使用企业工程这个概念。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介绍企业框架的书,名称就是"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企业工程与建造的入门读物"(The Zachman 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Primer for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这个领域常用的隐喻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企业工程与企业架构的关系,就好像建筑工程学与建筑学或"营造法式"的关系。

CIO时代网:企业架构和企业建模是什么关系?

余彤鹰: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涉及了。企业建模是EA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EA比较倾向于在一个整体性框架之下集成各种不同的企业建模方法、工具,这与单纯的企业建模不同。

CIO时代网:企业架构(EA)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又是一个新的忽悠人的"三字经"?

余彤鹰:对于它的用途,前面的"目的"就是回答。至于会不会是忽悠人的呢?EA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忽悠人、或被忽悠,那还是很可能的--不是被EA,而是被某些具体的人忽悠--这取决于特定的推销者和应用者。在推销者(比如咨询顾问那里),你难免会听到一个被夸大的EA,应用者自己必须擦亮眼睛。作为中立的推广者,我认为宁可将其目标适当缩小、具体化,引导潜在的用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实践,而不应该去夸大。

CIO时代网:现在有很多的企业架构框架,例如Zachman、TOGAF、FEAF、DODAF,这些架构框架有什么共性和差异?

余彤鹰:这个话题很大,可能不适合在一个访谈中讨论。Zachman是公认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企业架构框架之一,上面列的其它三者都与它有某种继承或借鉴关系。TOGAF也发展了很多年,在商业领域(IT企业应用)是最有代表性的。FEAF和DoDAF都是美国政府的EA应用范例,也可以说是当今EA应用的标杆。其实,除了上述项目,我觉得应该给予GERAM/ISO15704更多的关注,它尤其代表和汇总了CIM/CIMS领域和欧洲背景的研究,与 Zachman, TOGAF等主要从IT领域发展起来的东西有不同的血脉,在某些方面具有更深厚的积累。

CIO时代网:什么叫企业的业务架构?他和业务建模是否是一个概念?它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余彤鹰:TOGAF把EA划分成为四个部分,即业务/应用/数据/技术架构,类似的方面,在Zachman那里是六个具体化层次,每个层次对应着不同人的角色,二者并不一致。由此亦可见,对于什么是"业务架构",权威们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或者说,当你采用不同的企业架构框架时,答案也会有所不同。从理解的角度,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公式":系统(工程)对象+架构,以此作为认识不同架构之间的共性与区别的出发点。对于"架构"与"建模"的关系,也就一并在这个框架下解决了。

CIO时代网:有专家认为数据架构是EA的核心,您是否认可这种说法?对一个企业来说,数据架构包括哪些内容?

余彤鹰:这种问题往往很难确切地回答。因为"核心"的含义本身就可以有多种理解。企业架构的具体应用或实施的过程,重要的体现就是不断地规划、分析、建模,而所有这些结果的表现形式,都是某种数据。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可以说数据架构具有某种核心意义吧。

CIO时代网:什么叫系统架构,它与软件架构有什么区别?

余彤鹰:我觉得在今天这个讨论的背景下,"系统架构"这个说法是暧昧的。从英文词汇上去探讨可能合理一些。谁叫这些概念都是从英文引进的呢--对architecture,软件领域较早流行的翻译方法,就是"体系结构",还有"系统构架"等。省略"系统"二字,单用"架构",在最近比较流行。我不太了解在系统工程领域是否也这么使用 architecture这个概念,在IT领域,大致上"系统架构"就是architecture。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对任何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都可以有其特有的"架构"(architecture)。比如建筑,比如飞机,比如企业,比如软件。

CIO时代网:如果一个中国的组织决定引进企业架构,应该从哪里入手?能不能给一些好的建议。

余彤鹰:首先我会建议他们不要急于着手,先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学习,至少眼下看,要尽量学习原始文献,力求形成独立的理解和"鉴赏力"。而且,学习者必须包括本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决策层的实质性成员。不要在自己没有一定的认识之前,就轻易地听信或盲从于某些商业咨询机构的建议,或者把决定与选择寄托在他们身上--哪怕对方是世界最顶级的咨询机构。

决定要引进,并且确实知道自己准备做什么(真正理解EA)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对目标的仔细厘定和对框架的选择。寻求第三方的咨询服务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但应当在我建议的"独立认识"的基础上。

CIO时代网:您觉得作为一个企业架构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企业架构师作为一个职业在中国有前途吗?

余彤鹰:企业架构师首先必须是善于进行系统思维的人。现实地说,现在的企业架构师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对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与流程能够充分理解 (这里我们按照前面说的第一种目标,即现实目标来讨论,所以就不提亲自规划业务了),同时,要对企业IT应用具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后面对IT的要求比前面对业务的要高。这种架构师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企业是否存在有效的战略和业务规划,以及决策者对EA的接受程度、支持力度和持久性。

在实践中,企业架构师还必须有与决策管理层、执行管理层、业务层建立良好、持续沟通的能力。如果他扮演了一个EA引进和推动者的角色,那他不但需要高超的沟通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影响力或者权威性,以及强悍的执行力。

职业化的程度将依赖于其普及的程度,在没有普及之前,基本上它不能算一种通用的职业,宁可把它看作一种职业发展的机遇性的方向。

专家简介:

余彤鹰,居深圳,企业管理与IT应用跨领域实践与研究者。长期担任企业高层管理职务及咨询顾问,是国内ISO9000管理体系、ERP类综合管理软件的早期成功实践者,1990年代后期开始,专注于企业信息化、企业工程及新一代企业信息系统方面的实践与开发研究,1998年创建企业工程论坛(www.EE-Forum.org),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文章,率先提出了通用企业应用平台、模型驱动、与企业工程结合等思想。2001年12月联合发起并主持了国内第一次企业工程研讨会。目前是独立咨询顾问,重点进行企业建模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