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信息化网(IPWOM)提供专利检索系统、专利下载软件、商标管理系统等产品及专利统计分析等服务
Rate this Content 1 投票

 

 

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之殇

作者:阿朱

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近10年内,钱花了上千亿,但:

1、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有明显提升

2、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3、客户应用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都是上信息化的企业多了,使用软件的终端操作用户人数也多了,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多了,信息化作用信息化价值理解的人多了(但真正深刻懂信息化的优点和缺点的人少),应用多了,应用比过去深点了(十年再不深点真说不过去了)

再深入想一层,与中国企业信息化相对应的中国企业近10年内又有什么明显长进呢?

不就是企业数量又多了些,企业规模大了,从业员工多了,能自己做的东西多了(过去多做外围周边),配套环境(原材料配件、物流、销售渠道、支付结算)更成熟更配合流畅了。

但:

1、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欧美老百姓失业,消费谨慎、紧缩、减弱

2、欧美设立更多的贸易规则、诉讼,更苛刻的安全与高质量材料要求

3、欧美设立更多的关税

4、国内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增长迅速

5、国内消费者受生活成本、房子成本、看病成本、教育成本、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并且不完善有后顾之忧,消费谨慎、紧缩

6、各级各种的税、费、灰色卡拿要增多

7、国有银行贷款紧缩,地方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地方债牵连暗潮汹涌,资本市场疲软,民间资本或私募风投嫌中国传统企业利润薄不愿意资金投入支持

在近10年内(2000-2010年),这一个剪刀差不断愈演愈烈。

生存与发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值得商讨。

中国企业尚且如此,给中国企业做配套管理工具的软件服务商又能如何?

通过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中国企业能否减少制造损耗、时间效率损耗、资金周转损耗,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答案是,是的。

但为什么还是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提升、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没提升、企业的应用水平也没提升?

很多做互联网的人说,你看我们,初期一分钱都没收入,就靠风投持续砸钱,没有风投我们就死了,而且大多数互联网创业的都很难找到风投,所以死亡率非常高。你看你们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很容易就拿到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上百万,这多好。

嗯,看到了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我们看看本土人数最多的专门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厂商,人数够一万人吧,成立也20年了,但销售额才大约30亿。而且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回款慢、销售成本高、实施成本高、运维成本高,所以利润能剩下多少。如果不是股市资金,如果不是其他投资,如果不是国家扶持,如果不是软件公司退税,如果不是这些,前途还真不好说。

再看看腾讯、阿里、百度、盛大、新浪这些企业,人数多少,年销售额多少,利润多少。

我们再看看在外企的中国人才。我们再看看前赴后继的创业人才。

不少人看企业管理软件行当说:“你们那个行当,干的累,挣钱少”。也就是说,同样都是搞开发编代码,或许都是同样累,但拿到的回报相对少。

为什么回报相对少,因为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成本没法和互联网公司比。

所以同样都是搞开发编码,同样累,那还不如找个工资高的。

所以,没有有规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管理软件行当干个屁啊。如果加个索引还得靠SQLServer索引推荐工具,手工自己建个索引都不知在什么字段上建,哪还搞个屁啊。

这也是多年软件商和企业双方都水平没怎么提高的原因。作为同样的原因,中国企业利润刀片薄,现在剪刀差一加剧就纷纷倒地,哪还有人才往中国企业跑,谁还不得往外企、垄断企业、事业单位、政府跑啊。你看,中国企业,大多数还在靠农民工在支撑。如果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大学生,即使大学生素质技能再比现在的大学生差,那也水涨船高会比现在更有竞争力。

OK,怎么提高中国企业收入、利润,怎么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收入、利润,这似乎是一个双生的难兄难弟。没有收入没有利润就不可能人才吸引回流。

帮助了中国企业,也就相当于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皮之不存毛何附焉的道理。

节成本提效率,上面谈到了有效手法: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

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法:开展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快。而快的基础是流程优化打通整个供应链、IT连通整个供应链。整个链条不通不流畅,那快不起来。所以电子商务要想搞好的本质核心还是做好企业内部、企业上下游的管理与IT。

所以,用管理+IT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带来收入利润增加反哺软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增收就可以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

但这里有一个悖论。没有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这个有效手段怎么落实给中国企业呢?

所以,有限的资源,只能先倾斜给两个关键岗位:流程梳理优化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一个保证流程精细化、优化、量化,一个保证执行落实。

其实,流程梳理清晰了、优化了,软件也就不用那么复杂了。人老说企业业务复杂。其实根本不复杂,很多是没有梳理清晰,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程序员不理解企业业务因而自己实现代码时候把自己搅合晕了。